中消協(xié)10月15日發(fā)布“十一”假期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對于某奶茶更換標簽使用過期原材料、某品牌漢堡吃出蟑螂等食品消費負面輿情,中消協(xié)表示,一些網紅產品的“人設”人氣與誠信、守法的企業(yè)責任底線要求不匹配。建議有關部門加強“網紅食品”監(jiān)督管理。
中消協(xié)建議,強化對“網紅食品”及商家的巡查監(jiān)管,壓實企業(yè)主體責任、提高違法成本,建立健全相關產品生產者、銷售者誠信追溯機制,對嚴重失信者予以公開曝光。對無視底線的相關經營者,無論流量有多大,都要依法依規(guī)“打板子”“丟面子”“傷里子”。應該說,這樣的建議是對“網紅食品”的關愛,也是對“網紅食品”該有的監(jiān)督管理情懷。
說句實在話,一款食品能夠成為網紅,確實是不容易的。既然能夠成為網紅,自然就有成為網紅的本事,成為網紅依靠的不是“巧合”而是順應了市場的“需求”。對于“網紅食品”而言,需要珍惜來之不易的成功,把握機會,做大做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成為“常勝將軍”。
然而,一些“網紅食品”在“火紅一片”的時候,卻發(fā)飄了,卻不知道接地氣了,卻忽視了消費者的感受,甚至是玩弄伎倆,坑蒙拐騙,將“成功的法寶”丟棄了。比如,報道里提及的某奶茶更換標簽使用過期原材料、某品牌漢堡吃出蟑螂等食品消費負面輿情,就是這種情況導致的。作為“網紅奶茶”和“網紅漢堡”其能夠博取消費者的信賴,可見其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在同類商品中一定會有“過人之處”。而這兩款“網紅食品”卻在“大好形勢”面前,丟失了珍貴的商業(yè)道德,竟然以次充好、玩起手腕,可以說是“自毀前程”。建設一個“網紅品牌”不容易,毀掉一個“網紅品牌”是分分鐘的事兒。
“網紅食品”,別把“一抹紅”涂成“一抹綠”,當你失去了誠信的時候,消費者拋棄的就是你,不管你曾經有多紅,終都會是“綠了你自己”。而對于監(jiān)管部門而言,也需要做些事情。尤其是對于“網紅食品”需要加強監(jiān)督管理,對他們使用的原材料,對他們使用的經營策略,要定期檢查,以便維護消費者的利益。還需要從引導“網紅品牌”健康發(fā)展的角度,對“網紅品牌”商家進行積極引導,讓他們誠信經營,維護提升品牌形象,從而促進經濟的發(fā)展,從而促進市場的和諧。
嚴格管理“網紅食品”并不是和“網紅食品”過不去,而是對“網紅食品”的關愛,讓“網紅食品”成為真正的品牌,收獲更好地未來!熬W紅食品”,不該只是短暫的一抹紅。(郭元鵬)
來源:中 國食品安 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