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頭不“垃圾”,反而更營養(yǎng)
很多人認(rèn)為罐頭屬于垃圾食品,認(rèn)為罐頭的營養(yǎng)價值不高。專家為你解讀中,罐頭食品不是“垃圾食品”。
罐頭食品不含防腐劑
范志紅說,“其實做罐頭的道理很簡單。先把內(nèi)容物充分加熱,把微生物全部殺死;同時把包裝罐充分加熱殺菌;然后把無菌的食物裝到無菌的容器中,趁熱封口;再加熱滅菌,冷卻后,容器頂隙里面的空氣體積收縮,會產(chǎn)生負壓,本來封嚴(yán)的瓶子就更打不開了,外面的細菌也不可能進去了!
“食物自然不會腐敗,也就不需要加什么防腐劑!狈吨炯t說。
罐頭食品不缺鉀鈣鎂
范志紅介紹,罐頭的加熱溫度不超過120度,只有少量游離氨基酸受損失,而蛋白質(zhì)不怕這個溫度的加熱,正如家里的高壓鍋可以用來做紅燒肉一樣。礦物質(zhì)也不怕加熱,鉀、鈣、鎂的含量并不會因為滅菌處理而下降。其實真正怕熱的只有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和葉酸。
罐頭魚含鈣是鮮魚10倍
高溫高壓加熱使魚骨頭變酥變軟,讓其中的鈣大量溶出。因此,罐頭魚的含鈣量比鮮魚增加了10倍以上,其中的鐵、鋅、碘、硒等礦物質(zhì)也沒有損失。但范志紅提醒,每周吃罐頭魚別超過兩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