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消息,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后、中國法學會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孫娟娟接受采訪時表示,就2016年而言,外賣平臺主要問題還是集中在平臺上屢禁不止的“黑作坊”,其使得未經安全保障甚至具有健康危害的餐飲進入了消費環(huán)節(jié)。
網絡食品監(jiān)管規(guī)定是亮點
記者:根據某移動互聯網第三方數據挖掘和整合營銷機構的一份數據顯示,2016年網絡外賣市場規(guī)模將達1652.9億元,用戶規(guī)模達到2.53億人,市場規(guī)模和用戶規(guī)模增速逐漸放緩。美團外賣、“餓了么”、百度外賣三足鼎立,平臺間競爭激烈。
孫娟娟:對于現今的外賣市場而言,一方面契合了對快捷消費的需求,并通過價格戰(zhàn)培養(yǎng)了消費群和消費習慣;另一方面,幾大平臺在餐飲供給和配送服務方面的格局化和特色化,并在法律規(guī)制日趨嚴格的背景下更注重從量到質的升級。其中,包括外賣在內的網絡食品監(jiān)管法律到位是2016年的突出特點。
對于外賣市場,媒體的曝光加快了法律層面對外賣平臺的監(jiān)管。除此之外,媒體對外賣市場的高度關注和持續(xù)報道不僅形成了對外賣食品安全的輿論監(jiān)督,同時也督促監(jiān)管部門對這一類網絡食品強化監(jiān)管。
數量增多加大監(jiān)管難度
記者:在營業(yè)額不斷增長的背后,2016年也是外賣市場被各種問題纏身的一年。根據北京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的消息,自2016年12月至今,在網絡訂餐專項治理行動中,不僅百度外賣、美團外賣、“餓了么”三大訂餐平臺的225家無證餐飲店鋪被下線,北京市食藥監(jiān)局還對三大訂餐平臺存在的有許可證但未公示、公示圖片模糊不清、超范圍經營涼菜等問題進行了集中清理,共發(fā)現存在上述問題的餐飲店鋪4409家,涉及“餓了么”1920家、百度外賣1309家、美團外賣1180家。
孫娟娟:就2016年而言,主要問題還是集中在平臺上屢禁不止的“黑作坊”,其使得未經安全保障甚至具有健康危害的餐飲進入了消費環(huán)節(jié)。
由于法律的出臺,尤其是對平臺責任的要求,使得外賣平臺通過強化其內部管理制度來保障平臺商家的資質合格和餐飲安全。在這一方面,政府部門和外賣平臺有關許可數據的共享有助于平臺對入網商家的資質審查。不過,在這方面,也需要平臺平衡量的發(fā)展和質的保障,不可因為市場占有率而降低對入網商家的門檻要求,尤其是對法律要求的問題不能打折扣。相應的,由于交易體量的擴大,也加大了平臺和主管部門的監(jiān)管難度。
記者:新食品安全法從去年10月1日起施行,新法要求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要實名登記入網經營者,審核入網經營者證照并且承擔相關責任。新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二條和百三十一條明文規(guī)定,未實名登記和取得證照的入網經營者或將被取締;平臺未盡審核等義務的會被處以罰款,造成嚴重后果的甚至會被責令停業(yè),吊銷許可證。
新食品安全法的規(guī)定,應該是對網絡訂餐平臺的一個有力約束,但現在依然存在問題。
孫娟娟:屢禁不止的一個原因就是體量過大導致監(jiān)管無力,包括平臺自身對于其推廣人員的管理。如果僅僅以推廣商家的業(yè)績來考核,就可能導致量大于質。在這一方面,鑒于食品的特殊性和相關法律的嚴格要求,有必要對其推廣人員進行培訓,進而確保其專業(yè)素質。此外,一個企業(yè)的食品安全文化也會影響到其員工對食品安全理念和要求的貫徹。
細化監(jiān)管措施守住安全
記者:北京市消協(xié)此前發(fā)布的食品維權報告顯示,取證難、檢測難、責任認定難成為消費者食品維權的三大難題,食品安全全程追溯成為消費者關心的問題。在我們的采訪中,不少消費者也向我們吐槽了維權難的問題。
孫娟娟:目前在修訂中的“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試圖通過確立食品生產經營者、主管部門的不同責任來落實我國的食品安全追溯制度。事實上,網絡食品的消費有助于痕跡化管理,進而可以助力食品生產、流通和消費的追溯。對此,該制度除了用于發(fā)現問題源頭之外,也可以結合當下推廣的信用管理制度,通過數據共享和失信信息的披露,發(fā)揮社會公眾的消費選擇對失信者的市場驅逐力。
記者:不可否認,2016年我們看到了各方對外賣市場的努力,但問題仍舊存在。您如何看待2017年的外賣市場?
孫娟娟:除了繼續(xù)擴大傳統(tǒng)餐飲的市場份額,隨著我國食品消費對于健康的注重,有關以營養(yǎng)、健康為賣點的餐飲選擇可以作為外賣平臺的新增長點。
目前的家庭廚房和流行在社交圈的“私人自制”都是監(jiān)管的空白,相關立法也在探索中。在這方面,一是可以由地方根據地方特點細化相關監(jiān)管措施;另一方面則是在國家層面研究如何讓相關主體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的責任和履行方式,權衡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安全等不同的價值,但應守住安全這一底線。